理念:分享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竞争

.
分享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竞争
分享和竞争有如硬币的两面,被马云很好地驾驭。 马云提出“分享”理念,仔细研读可以发现,所谓的“无国界”、“无竞争”,并非就是要互联网公司之间完全放弃技术竞争,而是希望竞争者之间能够打破门户壁垒、国界壁垒,在竞争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分享。

长期在海外的交流与见闻让马云发现,美国互联网先天不足,而中国互联网技术有待进步。他在其中看到的机会是,希望未来五到十年中国能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和研发人员,这将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巨大机会。要实现这个大计,显然需要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合力。

或许还可以这样认为,马云提出技术的分享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马云是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家,也是个进退自如的指挥者,进攻或者防御都得心应手。阿里巴巴在B2B领域的迅速崛起,淘宝对于易趣的成功狙击,阿里巴巴侵入百 度广告联盟地盘等,都充分彰显了马云的攻击性和侵略性。在市场份额问题上,不存在分享,不存在开放,只有彼此的进攻和防守。

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充满信心

马云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几年前,别人说中国不可能从事互联网电子商务,而他觉得中国互联网很有前景,中国有13亿人口,培育5亿网民只 要两三年时间。这是竞争的一个先天条件。而后天条件,也就是技术方面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技术是可以创造的。因此,中国有机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互联 网国家,互联网技术也有实力达到最强。

我们可以想见的是,正如马云所说,“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往往还肩负着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中国的互联网应该更专注于技术。”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的是,马云提出的技术分享是一种理念的创新,但是完全的技术分享还有一定的难度。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百度、腾讯与阿里巴巴这三家企业 都在走多元化路线,双方在多条业务线上存在直接竞争。比如马云推出的阿里巴巴网络广告销售平台侵入百度地盘,百度就推C2C平台还击马云旗下的淘宝网。在 这种情况下呼吁“放弃竞争”有些意识超前,未来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但从更深层次说,未来的技术融合开放趋势也需要管理者有马云这种兼容并济的开放经营理念,而市场将是检验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